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:当代“游子”的爱与痛,都被故事包圆了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09   浏览次数:872    评论

2023最后一季的新剧,对七话来说最特别的莫过于豆瓣8.0的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,任素汐、李雪琴、史策、王子璇等人主演,以故乡为名,聊游子之情。


追这部剧时,七话多次“破防”,它是一部对游子来说毫无抵抗力的作品,同时又是一部写尽了年轻人酸甜苦辣,可以让情绪彻底放肆一场的故事。

游子与乡愁

小时候很喜欢读关于乡愁主题的诗词,无论古今还是近现代,文人笔下的乡愁总是淡淡地伤感下包裹着无限的浓情,忧伤却格外动人。

长大后,才发现旧时人的乡愁很让人羡慕,因为“乡愁”似乎成了沉于胸口却又难以开口的情绪,思乡,往往会变成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的词汇。

就像剧中在外打拼多年的张沛、苟丹丹。

儿时成长的地方对她们来说永远是白月光地带,生活遇到挫折或难以掌控的改变时,总是下意识向故乡靠拢,连自己的肠胃,都在向童年的小饭店招手。


但对故乡的依恋,她们却迟迟说不出口。

全身上下嘴最硬的张沛,甚至还很后知后觉,一度坚定地认为家乡是牢笼,打拼多年的北京才是她的安心所在,可当生命无常,最先思乡的人是她。

当故乡、家人在前,最先破防的也是她。


感情受重创回到故乡的苟丹丹,悄悄回到故乡却选择住酒店装作在外地,一边从故乡的空气中寻找疗伤的能量,一边小心翼翼地绕开家人和朋友。

两人不同的反应,各有起因,也在戏剧化元素的加持下增添了许多超出现实的抓马,但张沛的抵触、苟丹丹的逃避,与很多游子对故乡的感情,其实是共通的。

成长的爱与痛

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遭遇苟丹丹般狗血的感情挫折,但大部分游子,应该都有过或者正在经历苟丹丹的“演戏”人生,面对故乡与家人,开口总是那么难。


因为每个人,都希望自己成为父母的骄傲,每个人,都不希望让父母担心,也因为,国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面子裹挟,潜意识中在为“面子”而活。

这种“面子”,在游子与故乡之间,似乎又是固定套餐,逃不开,绕不过,只有等真正撕开的那一刻,才能在阵痛中找到平衡,真正直视内心渴望的那道阳光。

工作狂人张沛,理性又强势地她没有苟丹丹那么细腻的纠结,但在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中,她的故事线,可能是对大多数游子痛与爱最犀利地解读。


于故乡,一开始张沛表现地很抵触,抵触到父母谈特产色变,谈安家抓狂。后续因为工作调动回到故乡时,她还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最终归途一定是北京。

是她嫌弃家乡吗??

并不是。

回到故乡的她如鱼入水,完全没有任何不适应的地方,甚至,人物性格都明显松弛生动起来,从北京切换到成都,于她而言,根本不存在困难。

是她不孝顺父母吗?

并不是。


看到父母生活节省一毛破防地张沛,演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内心,远在异乡的人无论嘴多硬,都会在心疼父母上破功,亲情,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。

对父母的爱,对故乡地情,张沛比任何人都浓郁。

然,张沛和父母的蜜月期没过多久,阵痛就来了,或者说,不少游子“近乡情怯”的真正原因,逐渐裹挟着那么被我们努力遗忘地痛浮出水面。


先是与父母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的碰撞。

子女想要自己的个人空间,希望被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,拥有自己的隐私,但在很多父母眼中,孩子就是孩子,无论多大岁数都是孩子,是他们的一部分。

这是他们爱地表现,可这种爱,总是下意识便侵犯对方的精神空间,希望一点点挤压其中的氧气,让对方窘迫压抑,却又难以撕开壁垒。


有时候,人们逃避地并不是爱,而是不知道如何照单全收这种爱。

而这种爱,基本上又都带着刺痛地过往。

正如张沛,她努力与父母的生活方式和解,努力保持当下的平衡,但当过往被揭开时,张沛所有的理智与忍受,都会分分种失控。

年少时被父母冤枉早恋、当众羞辱、打压贬低的过往,是她心中永远地伤疤。


人到30,仍旧期待着父母向年少时无助痛苦的她说句对不起。

多年打拼努力,也希望得到父母地一句夸赞、认可。

可当过往被父母当成打趣提及时,她却发现自己多年来不敢碰触地伤疤,于父母而言只不过是一段类似“我家小孩子不懂事”的往事。

嘴上道歉,内心却觉得孩子在小题大做。


甚至,他们还此以撮合张沛和他们曾经认定并激烈反对地早恋对象。父母此时每一句不经意的调侃,都是扎住张沛旧伤的箭,她无法释怀。


而她的父母,却很诧异地说: “都过去那么多年了” “过去都过去了“ “你还要跟爸妈记仇吗”


像对待无理取闹小朋友般地语气,并不能化解问题,只会加深孩子的痛苦:原来让我痛苦那么久的伤害,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。


原来,我的努力和事业,在他们眼中是不堪的。

被冤枉的少年、被打碎的自尊心、被贬低的理想、伤害孩子却无知无觉地父母、因为爱无法去恨地父母、因为痛无法毫无芥蒂去拥抱的父母。

这些,才是张沛抵触回故乡的根源。

与张沛保有同样的痛与纠结的游子,现实生活中也几乎信手拈来。

父母的爱与付出,永远是孩子无法割舍的情感,这部分故事,无论剧中还是剧外,永远那么感人,那么催泪。


但那些埋藏在两代人之间的痛与怕,也在那里,像一根刺插在每个人的心脏,父母无意中地拔动,便能让近乡情怯地游子们痛到窒息。

与其说对很多游子来说故乡是羞于启齿的爱,是难回去的思念,是想逃离的牢笼,不如说,是给予他们爱与痛的家,是不断在蜜月期与阵痛期循环的亲子关系。

影视剧是温暖的。

编剧站在上帝视角,不仅把每个游子的幸福与痛苦全部展现了出来,也把父母的无措与付出完全展现了出来,他们有局限而不自知,对子女,却又爱得纯粹。


所以,我们看到了逐渐理解张沛,为了孩子慢慢改变自己的张沛父母,看到了跨越时间,通过30岁张沛向少年张沛道歉的父母。

这一段,相信有通过渴望的观众,根本无法抵抗。

对从小活在爱与幸福中的孩子来说,这份歉意好像很普通、很正常,但对如张沛般的“孩子”来说,可能一生都在等这句道歉。


父母在为子女改变,子女在渐渐理解父母,这是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在这个冬天贡献给所有游子的治愈,故事主题,温暖又让人泪目。

只可能,在现实中,有些东西,99.9%都是不会变的。

不是因为不想变,不是因为对彼此的爱不够纯粹与浓郁,而是,一方永远理解不了对方的痛;另一方,永远走不出对方留下的痛。

他们与“故乡”,像两条紧挨着的平行线,彼此温暖守护,又彼此无法共通。直到某一天,终于疲惫麻木,然后告诉自己:算了,就这样吧。


THE END
5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