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少见多怪,她打过的嘴仗比这凶多了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09   浏览次数:368    评论

常常一场网络风暴,随着你深扒下去,会变得逐渐疑惑:

就这,也值得大动干戈?

比如最近洪晃被网暴一事。

在戛纳电影节期间,洪晃以媒体人身份应邀作为品牌方活动的主持,采访了多位明星,并在微博发布了跟多位明星的合照。

图片

其中,龚俊的照片闭眼了,经粉丝提醒后洪晃表示抱歉,称自己手里只有这一张照片。

最后她重新编辑这条微博,只留了外国明星照片,至于国内的明星高叶、朱一龙、龚俊的合照都一并撤了,说等有官方图再发。

图片

到这还不算有什么硝烟味,直到后来洪晃的一条评论,惹毛了饭圈。

有网友在她微博下评论说图片太少,她回复原因时cue到许多明星工作室都不让发没P过的图,还特别点名了龚俊工作室。

图片

哦豁,一下子得罪了粉丝,舆论也就此炸开了锅。

本就盼着娱乐圈整顿歪风已久的网友都站洪晃,为她diss明星称快,也有人觉得是洪晃不对,发别人的闭眼照不礼貌。

网络传播那一套我们太熟悉了,掐头去尾、制造对立,不掸以最坏的恶意泼脏水、扣帽子,最后演变成网暴。

依照这样的惨烈程度,当事双方该如仇人见面般分外眼红,结果却是相谈甚欢、互相恭贺,唯独网友和粉丝在独自干仗。

图片

图片

所以有什么意思呢?

不过是一场人与人基于不同立场、态度引发的错位。

在飘看来,明星发精修图,在某些时候是合理的。

例如商业性质的活动,明星照片经过一定程度的筛选和修饰再发出去,这种形象维护算是作为代言人对品牌价值的负责,完全OK。

万一出了什么纰漏毁了人家口碑,这可是合同里写明要赔钱的。

可问题就是,现在内娱的修图风气过于泛滥,修图的底线也一掉再掉。

不管什么场合的照片都一律P得跟本人毫无关系,还有粉丝在网上随时巡逻,一旦谁发了原生图就一顿攻击,还给你打上“黑子”的诛心标签。

网友才逐渐对修图行为厌恶至极,借着洪晃这个事对粉圈开战。

至于洪晃本人,你说她真有什么恶意吗?

但凡看过那套组图就知道,她谁也不针对,连自己的图都没几张是拍好的,有的闭眼,有的看不见脸,有的嘉宾还高糊,放大也看不清脸。

真就是手头上有啥就发啥,没得挑,也不太在意美丑,纯做个记录。

图片

图源洪晃微博

洪晃一向视外形为粪土,发自拍从不修饰,类似我们生活中一些长辈,发合照总有一两个闭眼的,他们可能真的觉得无所谓,精挑细选不值当,浪费时间。

而龚俊不一样,外形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之一,闭眼照可能会被当“黑图”传播。

双方对发照的立场、态度是对立的,洪晃也没有为龚俊修图的义务,他们之间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沟通好。

再说了,这可是洪晃惹。

可能她也知道贵圈有这样的潜规则,但她必然不会惯着。结合她过往的“壮举”,你就会觉得这件事她做出来不单不奇怪,还少见多怪。

怎么说?

洪晃在大众印象里好比一个“破坏分子”——善于撕破名人伪面,给大众留下诸多谈资。

流传最广的是她调侃苏芒发合照裁掉她的趣闻,以及作为陈凯歌前妻,对陈凯歌的“明嘲暗讽”。

图片

图片

上图为苏芒微博发的照片,下图是洪晃po的原图,她和潘石屹老婆张欣被人裁掉

她在电影《无穷动》有一段内涵中国男艺术家的台词——

想上床却忸怩作态,聊一堆高大上的艺术、哲学、东方、西方,让你感觉他特想了解你,一点不想跟你上床,聊到最后宿舍门锁了回不去,不得不找个地方过夜,最后变成你强迫他留下来。

图片

这段台词常被认为是在讽刺陈凯歌。

尽管洪晃解释了“不要联想太多”,但架不住这段台词太符合大众对陈凯歌的想象了。

洪晃确实也聊过她跟陈凯歌恋爱时,对方吃完她做的饭就开始侃侃而谈,从牛顿聊到曹禺,从雨果侃到孟德斯鸠,聊到晚上11点一本正经说要走,结果没一会儿又扭头回来。

不管有没确凿证据,大众还是很乐意借洪晃的身份和嘴巴,戳破名人虚伪与装x的本相——

或者说,大众需要一个与new money接触过、又看不惯new money的old money,充当普通人嘲弄讽刺权贵的嘴替。

大概就是,我可能没资格骂,但我找一个有资格的人来替我骂。

洪晃恰好就是这个人选。

(母亲章含之是著名外交家,当过毛主席英文老师,继父是前外交部长,母亲养父是大文豪章士钊。)

图片

图片

洪晃与母亲章含之

由她来撕破上流社会、精英、名媛的嘴脸,再合适不过了。

比如她说,“只有想当名媛的人才会说自己是名媛”。

反过来,这样的人通常不是名媛。

正是这样一帮人把名媛的名声搞臭,让真名媛也不想当名媛。

洪晃和她母亲都被说名媛,但洪晃认为自己不是,真名媛如凯特王妃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。

这就间接讽刺现在的“名媛”不仅外皮够不上,里子更没有。

图片

《小时代》等影视作品描绘的上流社会是纸醉金迷、光鲜亮丽让人向往的。

她不以为然,觉得“上流社会在任何国家里都是最虚伪的一个人群”,认为这些作品在粉饰上流、美化富人。

图片

偏出了一本讽刺上流名利场的小说《张大小姐》。

小说里有位“京城时尚第一人”孟主编,常被认为在影射苏芒,多处细节跟真人对得上。

比如孟主编不让别人穿秋衣,喜欢办慈善晚会,坐首富大腿,还声称“穿秋衣就给你扒下来”。

苏芒最大的招牌就是芭莎慈善夜;在2015年的微博之夜,她不坐自己的座位,硬挤在潘石屹与史玉柱中间;也曾给人忠告“外国人很歧视毛裤的,你千万不能穿毛裤”。

图片

洪晃也吐槽过这些高调做慈善的富人群体,他们常以数量来显示慷慨,媒体也喜欢用数量衡量善心。

图片

并不是说捐得多不值得被报道。

而是她更在意事情有没有偏离本质。

例如有的人虽然捐得少,却可以每年花一个月时间,从北京开车到玉树,把一两百万挨家挨户送到受灾群众手里。

这样发自内心、身体力行的善心,明明更应该被人所知,结果连报道都没有。

图片

所以,大众看她骂人,爽是一回事。但你要说她是不是跟普通人站一个阵线,或者多共情理解普通人?那就比较暧昧了。

她讽刺名流,并非愤世嫉俗,或存着为普通人发声的目的。

而是对本末倒置之事变得理所当然感到不解、不满。

看到人们对并不值得追求甚至有害之物趋之若鹜,发出了清醒嘲讽。

虽然洪晃的敢说敢言,常常让普通人跟她达成一种奇异的共鸣,但这个共鸣的出发点却不一样。

举两个直观的例子。

洪晃在昌平的下苑村住了十几年,她喜欢农村,愿意呆在农村,这叫返璞归真,她周围生在农村的老太太不理解她,倒也接纳她。

图片

《名人面对面》

繁花过尽、追求本真的人,与本就淳朴的人,一个往回走,一个本停在原点,双方走的路不同,却也会在终点交汇。

比如她说“中国的精英阶层已经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普通人的生活”时,不一定真的理解乃至感同身受普通人的艰辛,更多只是看不惯盘剥。

图片

洪晃二十多岁曾在一家德国公司担任中国区总裁,年入千万,却做得很难受。

这是一个类似买办,把外国商品高价卖给中国,赚中间商差价的工作,她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。

当然在商言商,赚差价跟道德与否无关。

只是对洪晃来说,这样的工作没有奋斗的激情和价值,它获取的不过是名跟利。

而她最不缺,也最不在意的,恰恰是这些。

一出生什么都有了,且很早就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,这样的背景会“使她感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虚浮的功名,而是真正的感情”(刘索拉评语)。

所以她对暴发户式的时尚理念、对不择手段的发迹、对虚伪的人情之故,有本能的瞧不上与自觉的抵抗。

有的人不露声色,把瞧不上搁心里,洪晃却是爱出风头的意见领袖,况且她还有搞破坏的原动力——

撕标签。

洪晃曾说“我一辈子都在撕标签”,这些标签是什么呢?

名门、上流、精英、名媛、闺秀……

她想要捣碎的这些标签,既是被new money败坏的标签,也是吞噬她个人奋斗激情的标签。

她在自传《我的非正常生活》里写:

所有报道都不会放过我是谁的谁,我再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“她有名是因为她的家庭背景和前夫”这么一句话。

如果她是相信个人奋斗的人,她就会被这种话伤害。

图片

大家可能觉得她对别人毫不容情的揭发,挺刻薄。

不过她可能对自己,对自己的家门更刻薄。

自传里,她记述了一段跟陈凯歌离婚前,难过于自己总维持不了婚姻,于是在纽约看心理医生的经历。

心理医生问她的家族婚姻状况,她用最直白最赤裸的话描述她家族的“非正常”——

父母在她童年时离异,各自再婚;外公一共娶了三个老婆,第二个老婆也是她外婆,原来是青楼的;外婆不能生育,所以她妈是抱来的;而她妈的生母原来是交际花。

外人赋予他们家族的显赫、鲜亮、风雅,全被她一席话消解了。

人们艳羡她70年代就可以赴美留学,在朱门大院里过养尊处优的人上人生活。

图片

图片

她在描绘少年经历时,像在讲地狱笑话。

小时候外婆和身边人为她营造了一个30年代上海式精致优雅的贵族小姐生活;9岁上学,身上一切大小姐习惯都成了同学欺负她、敌视她的“罪证”。

她开始拒绝小时候的一切,冬天恨自己手上不长口子,没有补丁的衣服坚决不穿,亲戚送的欧米茄手表扔地上摔碎,送的好衣服全给撕了。

长到12岁,母亲又把她送到纽约,无产阶级意识刚刚稳定就投入到美国70年代嬉皮士大潮中,三年后被迫回国,母亲和继父,一个去了干校,一个去了牛棚,她又经历一轮天上地下的对待。

所以她总有一个念头——上一代的背景给了她磨难,遮蔽了她的艰苦奋斗,不是什么好东西,她才不想要。

还郑重写下:

“老天最照顾我的就是没给我相貌;最损的就是给了我这‘家庭背景’。”

好友评价她是“永远的反抗者与叛逆者”。

人家说要门当户对,她不要门当户对,经历三个“高大上”丈夫后,选择跟没有任何背景的设计师在一起。

人家说名门要有闺秀样,她可以跟出租车司机对骂对打,一点不知道形象为何物。

她这个样子,并非仅仅为了反叛,也可能不认为自己是名门,也就不会被虚头巴脑的规矩束缚。

图片

我们现在本来有些价值感是颠倒的,比如“搞钱”这个词被推崇成独立、清醒的象征,一个人活得利己某种程度还被人羡慕。

如果用我们从小习得的三观来评判,这样肯定是不对的,但也包含现实无奈。

洪晃不一样的是,她在倒立看这个颠倒的世界,有时可以负负得正。

这使得她的做派,可以叫超前,也可以叫不合时宜。

你很难见到哪个搞时尚的,一点“不拾掇自己的脸和身材,在社交平台放所谓“丑照”。

图片

图片

她的这种拒绝焦虑、坦然面对自己的时尚态度,是正确的,却不为更多人青睐。

更多人青睐的是“名媛”那种用名牌、奢侈品装裱自己,用精致、华丽填补空虚的暴发户风。

这是她走得太远,因此不相宜的地方。

很多女性其实并没有她那样的条件和资本,身边既缺乏赞美她们聪明的朋友,身处的环境也很难遇见脱离低级和庸俗、会欣赏女人聪明的男人。

多数人面临的窘迫,洪晃不一定有。

但并不代表洪晃跳过世俗,追求本真是错的。

我总认为,在这个人人三缄其口的年代,有人敢破坏本就不必遵守的原则,总是难得的。


THE END
9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