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《墨雨云间》站内热度最快破万背后,打造“间歇性爆款”的于正方法论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6-08   浏览次数:163    评论

搜狐娱乐专稿(胖部/文)《墨雨云间》火得很快。开播短短两天时间站内热度破万,创下了平台今年最快破万剧集纪录。同时,该剧的线上传播效果也很好,除了各平台热搜,观众甚至围绕主要角色开始了造梗,比如王星越喜提“古偶曹贼”的新赛道。

但争议也接踵而至,围绕该剧在演员表演、剧情逻辑等方面的问题,一些观众也认为影响了观感,片面追求快节奏和强剧情的“爽”。

热度走高,争议不断,这熟悉的画风出现在于正作品上,完全不让人奇怪。

在国剧序列中,“于正剧”甚至已经多年作为一种现象在讨论,而就在近几年于正作品数据走低、被认为“过时”的时候,《墨雨云间》再度证明了其在内容开发上的某些特质。

或可通过观察这部剧,看懂于正在怎样打造爆款。

“爽剧”

对比2018年的另一部女性爽剧《延禧攻略》,不难发现于正制作爽剧的一些惯用思路。

《墨雨云间》与《延禧攻略》有不少类似的处理方式,比如女主一开始身负大恨,以复仇为线索开启故事;又比如女主都不留隔夜仇,有人惹上门立马清账,只是魏璎珞更直球,而薛芳菲俨然一朵心思深沉的黑莲花,主打一个智斗。

其带来爽感的基础是一致的。

首先,复仇的前提是女主都分别被踩到了最底层,需要一层一层爬到高处得偿所愿,所以天然有升级打怪的成就感。

其次,女主也丝毫不受委屈,爽剧女主不但长了嘴能说,还长了手能打,绝不让主角“百口莫辩”。

比如《墨雨云间》,无论是否有前后逻辑问题,薛芳菲确实做到了靠口才和脑力解决问题,大到贞女堂脱身、卖惨得到允许参加及笄礼等事件,小到回府不换华服这类小小交锋,叙事基本都比较完整,至少在剧本层面是需要下了功夫的。

更深一步看,剧集也需要给观众带来价值观层面的满足。

至少到目前为止,《墨雨云间》的女主薛芳菲还没有获得来自男主萧蘅的过多帮助,剧本处理这个“外挂”会极为谨慎,比如萧蘅帮薛芳菲治手伤参加比赛,她就需要靠自己先过考验得到医生的认可,以促成人设上的“双强”格局。

应该说,在国内近几年的大女主戏里,这样的独立形象其实是难得的。而薛芳菲又不是靠误打误撞的命好,而是真正有能力自己靠智力解决问题,这些都会加强女性受众的代入感。

《墨雨云间》有什么全新的变化?

节奏够快,如短剧一般的快。

这是在情节之外,构成该剧爽感的另一个关键点。相较于以往的长剧,《墨雨云间》的情节处理能力也很强,不仅情节容量大,而且在每一个剧情小单元里都有频繁的情节反转,牢牢把握着观众的情绪曲线。

事实上,如果按情节把《墨雨云间》每集拆成五到十分钟不等的短剧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

比如开头十分钟,按情绪曲线就先是“被陷害-捉奸-丈夫挥斧劈砍”持续下降,情绪触底后小反转“丈夫劈开锁链”,然后又是“丈夫下药迷晕-活埋”的持续下滑触底,最终“地下伸出一只手”达到情绪大高潮,如果这是什么短剧的第一集,恐怕能勾着很多人点开第二集。

《墨雨云间》就是把全剧的节奏做了如此细密的切割,让观众的情绪始终跟着情节走,在对人物产生认同的基础上,最大程度保证了可看性和沉浸感。

也有赖于这种节奏上的可看性,很多剧本上的问题其实会被掩盖,比如如果细究逻辑,很多地方确实是为了爽感而爽感,甚至是前后矛盾的,人物整体也比较功能化;但爽感拉满,观众其实只需要跟着故事狂奔,而惯性忽略以上问题。

如此处理方式,其实很符合于正的作品思路。

“商人”于正

2020年底,于正经历了著名的“世纪道歉”,频繁在综艺曝光的他重新回到了幕后,并在次年开始连续上线了《骊歌行》《玉楼春》《当家主母》《双镜》四部欢娱剧,或许有意证明其在市场上的地位。

结果不但口碑不佳,仅有《双镜》豆瓣评分破6,还卷入了《玉楼春》造型抄袭、《当家主母》“虐猫”等话题事件。从那时起,一些声音开始讨论于正是否已经“过时”。

直到今年的《墨雨云间》,目前的表现算得上是一场翻身仗。

但其实同样的故事,在于正身上已经发生多次。

从2010年《美人心计》、2011年《宫》到2013年《陆贞传奇》连续制造收视爆款后口碑连扑;2018年才靠《延禧攻略》证明了自己在互联网平台的可能性;而之后除了2020年的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制造了一定的口碑效应,又显得有些沉寂。

于正制作,不乏口碑热度较差的,但每隔几年,依然能制作出爆款,这种“间歇性爆款”的出现,或许能证明于正的能力和局限。

于正从1999年开始跟随香港导演李惠民学习编剧,至今身上也还能看到港产内容的创作惯性。比如爱用俊男靓女,在刻画人物上的底层关怀视角,或者故事的强情节、强冲突。

更重要的是,他是以市场价值优先、而非以艺术价值为导向的。

说白了,观众爱看什么,他就做什么。相比编剧、导演、艺术总监、制片人等头衔,于正首先是个“商人”。

面对市场他有着极其柔软的身段,纵观他的几部爆款,无一例外踩中了当时的时代情绪。

比如《宫》出在大众市场对穿越题材最感兴趣的时候,《延禧攻略》则是在观众对玛丽苏虐剧厌烦之后打出的大女主爽剧牌,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踩中了耽改的最后几波红利。

但在这个过程中,于正也在不断自我重复,最大程度完成IP消费。

且不说连拍了好几部影视的“宫”系列、《延禧攻略》原班人马做《皓镧传》这种基本操作,比如《延禧攻略》里的非遗工艺受到夸奖,此后的欢娱剧几乎都有非遗标签;莫兰迪色被夸高级,欢娱剧的色调就越来越暗,直到《当家主母》满屏灰色被吐槽“阴间”。

在他身上,没有多少内容行业规则的束缚。

因为是商人,所以他会在内容导向的市场里,频繁出现产品偏差;他也不惮于将自己运营为一个营销IP,帮助自家作品完成最快宣传和引流,对自身面对的争议也丝毫不以为意。

也因为是商人,他愿意去捕捉当下最火热的话题和题材,面向观众需求,拿出完成度相对较高的东西来配给市场。

相较做惯了ToB生意的大部分同行,于正的思维天然是ToC的。

这次就是如此,于正捕捉到了当下观众对“爽”和“快”的新需求,在这个娱乐时间碎片化的当下,拿出了一部完成度颇高的作品。这一次,于正又压对了。

制造《墨雨云间》

整体来看,《墨雨云间》的成功是一次元素叠加的偶然事件。

一些元素是固定的,比如于正制作剧集的女性、狗血、底层关怀视角等常规操作,还有在制作上“非遗+”的惯性思路。

但于正自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。除了对市场的观察,他也在调整欢娱剧的制作模式。

比如他开始引进外部导演来制作欢娱剧集,包括《墨雨云间》的侣皓吉吉和执导《五福临门》的杨欢。而在“鼓风机之王”侣皓吉吉的镜头下,《墨雨云间》确实有不少非常养眼的名场面,在保持快节奏的同时提升视听体验。

此外,天时地利也很重要。《墨雨云间》赶上了《庆余年2》带来的超级市场升温期,在观众依然保持对剧集产业关注的时候杀出重围,稳稳吃到了红利。

事实证明,观众其实很简单,一部剧只要看得“爽”,就有足够的理由追下去。

但就是让观众看得“爽”,其实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。一个关键原因是,创作者往往不能做到和观众共情。许多创作者们所遭遇到的是,他们认为是情节高潮甚至泪点的部分,观众却会视为“雷点”,对市场的认知偏差严重。

所以“商人”于正对市场的观察能力,算得上一种难得的品质。

但反过来说,只能打造“间歇性爆款”也能说明他的局限性。

一方面,内容行业以“内容为王”的逻辑是不会变的,于正靠着“吃鲜桃一口”的内容策略踩中过多次市场风口,但后续跟上的内容却很难创造口碑,因为作品层面缺乏足够的说服力。

另一方面在将个人打造成话题IP之后,于正也必须面对路人争议给个人作品带来的影响。

而《墨雨云间》开了个好头之后,目前仍有不少问题要看后续的处理方式。

薛芳菲将如何处置名义上是家人的姜氏一门?应该是要符合主流价值的,但若如《田耕纪》一样选择大团圆结局,恐怕难免口碑崩盘。

此外,那块她说“没有人值得我舍弃”的玉佩,预告片里后来被战场上的萧蘅咬在牙间,疑似送给了后者,那么两人的情感变化要怎么写,才能保持大女主人设?

《墨雨云间》能否从头火到尾,在强敌环伺的暑期,还需要市场的考验。


THE END
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