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导演刘智海解读《出发》:24岁毛泽东暑期研学之旅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7-12   浏览次数:585    评论

电影《出发》以美国记者埃德加·斯诺对毛泽东的采访开头和结尾,讲述了在1917年,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和学长萧子升决定徒步千里游学。一个暑假,他们走过五个县城,会同学、进寺庙、御马帮、逢老师,碰军阀、救难民,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,从此引发了青年毛泽东在中国大地上探寻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之道。



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导演刘智海与我们共同来评析电影《出发》。



在影片的开头,毛泽东和萧子升在辞别老师的时候说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”,充满了少年意气;而在游历完五个县城、见识了民生百态之后,他的言论变成了“欲动天下者,当动天下之心”,展现出了更深的思想层次。




今天中国人对毛泽东的固有的形象的建构是在他在1920年之后的形象,而在1917年,24岁的毛泽东是一个很帅气,具有少年感,意气风发的一个浪漫的毛泽东。



晓丽:从他们第一天踏上游学,到游历了五个县城归来,在这一趟的旅途当中,您是如何抓住以及刻画毛泽东24岁的青年形象呢?


刘智海:首先还是基于真实的历史资料来构建的。我们参考了斯诺对的毛泽东的访谈记载、萧子升在60年代所著的《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》以及各个地方县志里对这趟旅行的记录来刻画毛泽东书生意气、挥斥方遒,面对国家动荡、百姓苦难积极探寻救国之道的青年形象。



在旅程结束之后,毛泽东给他的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长信,信里谈到“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,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”。


晓丽:在您看来通过这一次的游历,有什么东西装进了青年毛泽东的心里?


刘智海:一开始毛泽东和同学们从学校里出发的时候,他们是非常理想化地去亲近大地,比如,他经常会在河边游泳,在海岛上睡觉等等。到后面亲历了百姓的苦难、军阀和村霸的欺压以及与方丈的对谈之后,毛泽东对大本大源和如何拯救中国有了更深层次的独特的想法。



影片中对山水意境的刻画、诗意诗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对“水”的意象的描绘,湖、江、雨、水各具特色。“水”成为了《出发》中的核心寓意。




晓丽:在创作影片的过程当中,“水”这个意象您是如何把握的呢?


刘智海:毛泽东的一生与水相辅相成。在生活方面,他水性很好,81岁高龄还在游长江;在哲学意义上,我们常说“上善若水”,在毛泽东的诗词中也多次提到了“水”的意象;在政治语义角度,古语云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象征。


电影的核心是影像,影像的本体就是美学,我希望让观众在电影院里面看到中国的美学价值,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我将中国的山水美学融入到影像中,让观众沉浸在影像中感受故事。



影片的片尾,毛泽东走到一个滩涂,长镜头跟随着他,旁边跑过难民和逃荒的人,在这幅“流民图”结束之后,影片的片名“出发”再次出现。


晓丽:您设计的一头一尾两次“出发”,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呢?


刘智海:影片中第一次“出发”是作为片名出现的,寓意着毛泽东跟同学去旅行;而片尾的“出发”是和“流民图”结合在一起的。我们是受到了1945年蒋兆和创作的《流民图》的启发,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整个片子的结尾,寓意着毛泽东找到一个大本大源的救国救民之路,是“再出发”去继续探索。



正值暑期,又是青年学子们游学和研学的高峰期,百年前,24岁的毛泽东与友人共同出发,千里游学求真知,探寻救国救民之道;百年后,让我们跟随毛主席的脚步再出发,脚踏实地,继承和发扬先辈精神。



THE END
5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