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当那艘沉入海底的里斯本丸号 被中国电影人找到了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9-09   浏览次数:998    评论

“当一艘船沉入海底,当一个人成了谜……”,这是韩寒导演《后会无期》同名主题曲的歌词,而这“一艘船”指的就是沉入海底的里斯本丸号货轮。


1942年10月,1834位英国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“里斯本丸”号船舱,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。由于日军违反《日内瓦公约》,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,“里斯本丸”号在海上平稳行驶三天后,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。



沉船之痛,让828名异国亡魂葬身海底,这艘沉没的货船和那些破碎的家庭为何无人问津?危难之际,255名中国渔民冒死救下384名奄奄一息的盟军战俘,这段无国界营救又为何鲜有人知?



82载沉寂之后,中国电影人方励一鼓作气,历时八年挖掘里斯本丸号沉没真相,并用纪录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。为什么是一个中国人,现年七十岁的方励来做这件事?他又“打捞”到了什么?



本期《今日影评》特邀方励做客节目,让我们跟随他的创作之路,一起探寻里斯本丸沉没的真相。



里斯本丸这艘船背后的故事


2013年,电影《后会无期》筹拍,制作人方励和导演韩寒来到东极岛。从当地居民口中,他们听到了里斯本丸的故事,大受震撼,觉得这件事该让更多人知道。方励决定找到这艘船。


方励表示“一开始纯粹是因为好奇心,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人找到船。因为自己曾经是干海洋科技、地球物理勘探的,所以就本能地就想去找这个船”。



可当找到这个船去验证沉船残骸的时候才听说,80多年过去,当年参与救援的中国渔民大多都去世了,只有一位当年救人的渔民老人林阿根还健在,但是已经94岁了,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。



所以一开始并不是想去拍一个电影,只是为了抢救这段历史,而电影是可视的影像、口述的历史、亲历者的历史,是推翻不了的,就是这段历史的人证和物证。


《泰坦尼克号》这一部电影让全球知道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,但是里斯本丸上的乘客有2600人,超过泰坦尼克号,如果当年中国渔民没有去救援,里斯本丸上的遇难人数完全可能超过泰坦尼克,但即便是渔民救了这么多人,仍然有800多个异国亡魂被永远地埋葬在了海底,可是这次的沉船事件全世界却鲜有人知。



所以方励决定把这个故事拍摄成一部面向全球观众的纪录片,大银幕的光影、声效可以让观众更有沉浸式观影感受,情感的浓度会更浓,因此这个电影里面80%是讲人的故事,是情感,是命运。


为了真实还原那段历史,方励先后6次前往英国,寻找当年英军战俘的后人。第一次去英国的时候几天下来就受不了了,全是让人心碎的故事,都是等待了70多年的孩子,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去哪了。



电影中,走进雪莉·班布里奇的家,这个老人的客厅桌子上,摆了两张照片,一张是她两岁多时候戴着蝴蝶结、抱着洋娃娃的照片,另一张是她爸爸的照片,可今天这个老人80多岁了,还抱着这个洋娃娃等待自己的爸爸回家。



这些从孩子阶段到等到现在的人,就是让方励拍摄的最大动力,这么多家庭被迫经历了的悲欢离合、天各一方,也就是纪录电影《里斯本丸沉没》要揭开的真相。


铭记历史,展望未来


有观众评价说“虽然这是一个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电影,但是在呈现上却非常多元化、有国际视角”,因为在整个里斯本丸沉船事件里涉及多个国家,一个日本的大型的武装运输船,上面运了1800多战俘,大量是英国人,击中他们的是美国人,进场抢救的是中国渔民,一个事件四个国籍,四方我们都希望听到他们的讲述。



更重要的是希望听到,在这个和平时期,今天的日本人、美国人、英国人和中国人怎么看待这个事情,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。



此外,方励还表示“电影是留白的艺术,任何事点到为止,举重若轻,如果说这些盟军战俘的苦难没有详尽呈现出来,我们中国人民进场的意义就大打折扣”。


电影的叙事并没有刻意地编排,都是顺着历史发生的时间点展现的,从英国人的视角,中国渔民出现的时候就如同天使来拯救他们,这样的叙事更感性,它更符合逻辑,先把一个人的绝望和苦难讲透,所以他获救的那一份感恩才会更强烈。



电影选择了上映,必然也会面对一个困难的“打捞”过程,对此导演表示没有指望过票房,这个电影是送给历史的,电影给的最大的机会,就是它既是你的表达的“墓志铭”,它又是你一段一段的生命“纪念碑”。



电影它“沉没”不了,里斯本丸号的故事正唤起更多人的注意。中国渔民的善良,与日本法西斯的凶残形成强烈对比,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火中缔结的真挚情谊,正在世代传承下去。


THE END
8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