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万万没想到,2024年才开篇,喜剧界就出现了“第二个贾玲”!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09   浏览次数:429    评论

随着贾玲的暴瘦,她的笑星之路也或将告一段落。

但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却出现了“贾玲二号”。

同样是胖乎乎的女喜剧人,蒋诗萌会复刻贾玲的成功之路吗?

瘦下来后的贾玲很难再让观众把她和喜剧挂上钩。

毕竟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。

在采访中说话的声音变得轻声细语。

不笑的时候甚至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疏离感。

连肢体动作也变得收敛了许多。

也许很难再看到她不顾形象逗笑观众的模样。

但喜剧界永远有层出不穷的“惊喜”。

出生在沈阳的蒋诗萌天生自带喜剧人特质。

小时候就喜欢跟着电视机里的小品演员做动作、说台词。

长辈们也常常夸这个小孩有灵气。

但当她当着家里人的面提出自己要当演员时。

却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。

因为在长辈们看来:

相貌平平身材平平的蒋诗萌吃不了演员这碗饭。

尽管全家只有妈妈一个人支持她。

但也足够她义无反顾的报考北京电影学院。

之后更是顺利的成为了“喜剧大师”冯巩的座下弟子。

或许是因为和贾玲师出同门。

两人的身材走向也越来越相似。

好在对于喜剧演员而言,外型并不那么重要。

之后蒋诗萌客串了不少的舞台剧和电视剧。

虽然都是小角色。

但她始终铭记那句“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”。

她对角色不分大小的全身心投入也为她带来了源源不断地资源。

最值得一提的:她先后上了三次春晚。

虽没引起多大的反响。

却也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然而在今年,她第四次登陆春晚后引发了观众热议。

她和章若男合作的小品《那能一样吗》似乎不太成功。

不少观众都反应这个作品不仅尴尬。

还严重缺乏笑点。

面对潮水一般涌来的差评。

蒋诗萌也不回避问题。

反而直面恶评回应:所有的包袱都已经事先验证过。

但观众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。

作为一个资深的喜剧演员。

观众们对于蒋诗萌的期待并不低。

或许也正是因为抱有期待所以才会感到失望。

但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蒋诗萌喜剧历程上的一次失误。

毕竟她的个人实力实在毋庸置疑。

尤其在综艺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中。

蒋诗萌的表现可谓是令人咂舌。

有一次她所在的小队临到比赛前也没能拿出满意的作品。

录制前一刻导演组还在劝他们改剧本。

试演环节不出意外的拿到了最后一名的成绩。

就在大家对剧本“换与不换”反复横跳纠结时。

有人提出“再坚持坚持,万一是对的呢。”

这句台词也被他们加到了作品之中。

幸运的是这部名为《悟空》的作品没有辜负他们的坚持。

蒋龙和张弛作为主演将角色演绎的几近完美。

而蒋诗萌虽不是主角,却是情节不可或缺推动者。

其中有一幕需要她被“定”住不动。

后来有观众看了时间,整整四分钟的时间里她纹丝不动。

可敬的是:镜头在这四分钟里很少给到她。

直到作品进入尾声。

镜头扫过每一个演员的脸后。

才将特写给到了蒋诗萌。

而她依旧保持着被“定”住那一瞬间的形态。

连面部表情都看不出任何变化。

而这样的敬业精神只是她对待所有作品的常态。

回顾她在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里担任主角的次数只有五次。

但神奇的是,她却能让观众记得她演绎的每一个角色。

在作品《反诈银行》里她只有五句台词。

却凭借简单的肢体动作让观众记住了她饰演的“广场舞大姨”。

在《爱人错过》里她更是客串一个只出现了三四幕的搬运工。

却精准的在每一次出现时都给观众带来笑点。

这也是为什么节目里的其他演员评价她为:

“缝反缝缝缝缝王”。

因为只要有蒋诗萌存在的地方。

就永远不会出现尴尬冷场的时刻。

不管什么缝也总能被她腻上。

一个可以当好“红花”的人却依旧认真扮演“绿叶”。

有着这样精神和信念的蒋诗萌又怎么会不成功?

到今年已经是她在喜剧舞台上奋斗的第十二年。

而“女喜剧人天花板”贾玲的突然转型。

或许正是命运对蒋诗萌的考验。

但值得一提的是,蒋诗萌并不“使相”。

毕竟贾玲瘦下来之后有许多网友说她身上的喜剧感也不见了。

似乎女生想要在喜剧领域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扮丑。

最好再有一个不会遭人嫉妒的身材傍身才能逗笑观众。

但蒋诗萌并不是走“牺牲自己取笑大家”的路子。

她仍旧敢于自信的在作品展现美丽。

在无数女生被容貌焦虑所困扰之际。

蒋诗萌则以身体力行的证明“美从来没有统一标准”。

如今34岁的蒋诗萌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。

又幸运的赶上了贾玲的转型。

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年但愿她能抓住机会。

虽然开年的作品并未能博得观众欢心。

但往后的路还很长,能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很多。

毕竟成功的路上并不只有鲜花和掌声。

有时挫折也是一种考验。

结语:

也许蒋诗萌无法成为“第二个贾玲”。

但她可以做“唯一的的蒋诗萌”。

毕竟美没有统一的标准。

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条。


THE END
3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