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调影院 低调影院

“刘三姐”黄婉秋:病逝不到一年,丈夫何有才的选择令人泪目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09   浏览次数:854    评论

今年3月份,一位快要被大众遗忘的电影明星,悄然离开了人间,离开了她深爱着的电影事业和她的影迷朋友们。

她就是最美《刘三姐》的扮演者黄婉秋,但与此同时,在她病逝不到一年里,陪伴她一生的丈夫何有才,却做出了让无数观众泪目的选择。

那么《刘三姐》黄婉秋究竟是因为什么病逝呢?她的丈夫又做出了哪些选择呢?

《刘三姐》背后的故事

1961年秋,广西民间流传已久的刘三姐的传说,激发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的创作灵感。

他决定将这个题材搬上荧幕。为了创作出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,苏里选择亲自深入刘三姐的故乡广西采风。

苏里带领剧组来到广西后,立即展开了为期8个月的采风生活。

他们深入到偏远的农村和矿山,倾听当地村民讲述有关刘三姐的种种动人故事。

苏里将这些亲身经历融入剧本,与广西本地作家乔羽合作编剧。他们反复推敲村民提供的内容,前后共完成了高达30多万字的剧本初稿。

与此同时,这部电影也受到了广西本地领导的高度重视。各地的文艺剧团接到通知,都要积极排演刘三姐相关的戏剧、歌舞等作品,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帮助电影创作。

成百上千名的广西画家,也根据刘三姐的描述,创作出心目中理想的刘三姐形象,在其中,很多的人物形象特点描写都被融入到刘三姐的人物演绎中。

经过层层筛选,广西歌舞团的明星演员傅锦华最终获得了出演刘三姐的重要机会。对于傅锦华来说,这是她在人生演艺事业上一个很难得的机会。

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,就在剧组进入正式拍摄阶段后,电影制作方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足以改变两个人命运的要求。

当拍摄进行到一半时,广西电影制作方突然提出异议,认为傅锦华在唱歌镜头时的嘴型不够好看。

出于对刘三姐形象的考虑,他们坚持要求重新选角。这对傅锦华的打击可想而知。即便是在多年以后,她每次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内心感到十分地遗憾。

左右为难的苏里导演,只能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,让18岁的黄婉秋取代傅锦华来诠释刘三姐这个关键角色。对一个刚满18岁的普通姑娘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人生的巨大转折点。

这更是一个足以让自己一夜成名的最好的契机,这样的契机,一生可能都只有一次。

黄婉秋原本仅是剧组中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演员,这下不仅要和资深演员对戏,还要在莫大压力下完成从未尝试过的重要主角。

由于演技经验不足,黄婉秋在诠释这个复杂人物时困难重重。严厉的苏里导演对她的表演感到十分的不满,总是一言不发的抽身离去。

黄婉秋很清楚自己身上的压力,但天生要强的她没有被困难打败,而是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,通过不懈努力逐渐适应这个角色。

每当夜深人静之时,黄婉秋都会在脑海里反复演绎人物的各种情绪变化。白天拍摄时,她则会仔细观察苏里导演教授的每一个表情动作,从中汲取经验。

对人物的理解日渐深入,再加上不断地排演练习,黄婉秋终于逐渐与人物角色融为一体,从最开始的不适应,再到后期的丝毫没有任何的表演痕迹。黄婉秋用自己的努力,最终赢得了自己该有的掌声。

但正如黄婉秋所说的那样:“这部电影的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这是属于所有参与人员的。”

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,苏里导演和全体演职人员也付出了巨大努力。

当时广西漓江一带气温高达40°C,演员们与工作人员们辛劳拍摄,环境十分艰苦。

有一次,苏里还为了救一名工作人员不小心烫伤了自己的腿。然而为了保证进度,他仅仅休息了1天就坚持回到了剧组继续工作。

苏里“视工作如生命”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每个剧组成员。明白肩负着对这个角色和整个创作团队责任的黄婉秋,总是在每个镜头的拍摄中都保证自己是全身心投入,将自己演绎最精彩的一面奉献给这部作品。

经过四十多天的拼搏,在全剧组上下团结协作的努力下,《刘三姐》终于完美杀青。

当这部电影上映后,19岁的黄婉秋凭借出色表演一战成名,被视为民族影后新星。

但老天似乎与黄婉秋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,就在电影大获成功后没多久,一场命运无常的新风暴就向她袭来,让她一时之间显得是那样的局促和不安。

命运的叹息

时局变迁之下,这部电影被定性为“问题影片”,黄婉秋作为女主角首当其冲的受到连累。

作为不谙世事的少女,黄婉秋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,曾多次想轻生。像飓风一样的压力,似乎就要将她冲垮。

但幸好上苍眷顾,就在她感到绝望之时,一位比她小6岁的广西男演员何有才挺身而出,即便是面对重重压力,也依旧是不离不弃地陪伴并保护她。

一次,为保护黄婉秋,他的手臂被铁管击断。他还尽己所能地用微薄津贴购买水果给黄婉秋补充营养。

在那个年代,何有才的善良和勇气给黄婉秋注入了活下去的力量。经历生死与共的磨难,黄婉秋终于打开心扉,1972年与这位演员结为夫妻。

新婚之初,由于背景复杂,两人没得到新房分配,只能住在简陋的房子里。他们白天在单位工作,晚上就一起回到简陋的小房子,那里虽然空间狭小,但是充满了温馨。

丈夫何有才会亲手给妻子做好晚饭,然后两人面对面坐在窄小的餐桌前分享这简单的一餐。

吃过晚饭,丈夫会细心地给妻子按摩酸痛的肩颈和双腿,他轻柔的手法仿佛在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。妻子也会回以温暖的笑容和亲吻,让他的疲惫一扫而光。

随后儿女陆续出生,他们一点点打理家务,过起了简单而温馨的生活。孩子刚出生时,妻子每天都要起夜哺乳,丈夫会温柔地拥她入怀,让她枕在自己宽厚的肩头小睡片刻。

为了让妻子多休息,他常常会半夜抱起孩子在屋内来回走动,轻声哼唱民歌哄孩子入睡。

白天孩子哭闹时,他也会让妻子去歇息,自己抱起孩子逗弄玩耍。就这样,一个小家庭在互相扶持中变得越来越温馨。

但即便是这样并不美满的生活,也在不久之后旋即被打破,两人被下放农村接受劳动改造。

来到陌生的环境,刚开始两人都不习惯,但是丈夫总是强打精神,努力适应并鼓励妻子一起面对。

两人白天在田间劳作,晚上疲惫地回到土房,丈夫仍然细心照料妻子,给她按摩酸痛的肌肉。妻子倍感内疚丈夫也受牵连,就这样,两人相濡以沫,渐渐习惯了简朴的农村生活。

这样的生活状态,一直持续到了1978年,在这一年,黄婉秋本人和她饰演的《刘三姐》的命运全都不约而同的来到了拐角处。

1978年,《刘三姐》重新解禁,黄婉秋再次红极一时。为让妻子重返艺术舞台,丈夫毅然放弃工作,全职照看家庭。

白天,他会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,然后带着孩子去剧组探望妻子。有时妻子工作到很晚,他会带孩子在剧组默默守候。

孩子们也渐渐明白妈妈的工作有多辛苦,会自己安安静静地画画、做作业,不给妈妈添麻烦。

在他的支持下,黄婉秋事业达到高峰。尽管两人常被诟病“女强男弱”,但20年的风雨同舟让他们心知肚明,真情不需金钱衡量。

妻子永恒的馈赠

2023年3月,黄婉秋不幸因病离世,丈夫何有才永远的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妻子。

多年来,黄婉秋一直是何有才生活和精神上的重要支柱。现在,何有才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家中。

墙上的老照片,客厅里的花瓶,书房的书桌,处处充满了黄婉秋生前的气息。每当夜深人静时,何有才会独自坐在窗前,仰望著繁星点点的天空,轻声地向黄婉秋诉说思念之情。

何有才深知自己有责任用实际行动传承妻子的精神遗产,让后人认识这个可敬的女子。

因此,他决定整理妻子的日记与信件,编辑成书出版。他也打算带孙女们重游曾与妻子一同游览的地方,向她们讲述自己与黄婉秋的故事。

通过这些努力,何有才希望后人能够珍惜黄婉秋这份馈赠——她一生简朴俭省、勤劳勇敢、充满智慧与温暖的精神。

对于何有才来说,自己深爱的妻子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自己,但是她生前用过的物件,留下的那些能代表她曾经来过的证明,将会被永远留在记忆的最深处。


THE END
74